2011-4-19 来源:中山日报
在细密绵远的刨木声和高低起伏的锤击声中,文化创新像一把解开问题的金钥匙,又像一个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渗透在各个生产、营销环节中,成为直接的生产力。这也为我市产业文化工程建设注入了生机。 前行几步路,郭先生一行又到了另外一家广东省著名商标企业“红古轩”。不同系列的红木家具,在名家书画作品、古玩艺术品、现代装饰品的装点下,又是另外一番韵味。透过一尊孙中山先生的木雕像,郭先生领略着伟人的精神魅力。听说这里最近还成为了中山市文艺家创作基地,郭先生一行忍不住多停留一会,似乎也在寻找着生活的灵感。 这样的场景,同样震撼着10多天前来到这里的中央电视台导演孙远峰,“这里让我们感觉到沉淀了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所散发的独特的中国情结”。 孙远峰正在筹拍国内首部全景式展现中国家具文化的大型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那几天,他带着摄制组深入大涌镇的厂企开展调研。他表示,已经将大涌红木家具产业列入拍摄计划,拟通过讲述“全国红木家具第一镇”在发展中的传奇故事,向世人展示红木家具的魅力。 再往前倒流几天,同样是在这里——一年一度的中国(大涌)红木家具博览会盛大开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经销商,不少人满载而归,带回了订单,带回了商机。6天的展会签订购销合同金额超过10亿元。
“很早以前就听说大涌这块宝地,不仅是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还是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来了以后,发现红木文化还真是博大精深啊。”像郭先生一样,许多消费者、采购商来到大涌镇,往往一待就是几天,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大涌镇占有全国红木家具60%的市场份额,年产值近20亿元。但事实上,大涌并不大,常住人口不足3万,土地面积仅有40.5平方公里,现有红木家具企业200多家。是什么因素吸引着四方客商? 中山市太兴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兴畅一语道破“玄机”:红木家具产业发展到今天,不光要卖产品,更重要的是卖文化。除了工艺、品质外,文化创意同样是客户所看中的重要因素。 太兴家具在北京奥运会后推出的祥云系列沙发,成为了李兴畅的得意之作。沙发的肩柱换成了火炬造型、祥云图案,仅从这个小细节,就看到了设计师的别具匠心。也正因为不同于一般的仿古红木家具,这套家具在参展“京博会”时,还上演了买家争抢的小插曲,产品至今仍是供不应求。 “我们不可以再停留在历史,而要挖掘当下的文化,创造当代的历史,创造当代的辉煌,过了一两百年后,这套家具就是这个时代的经典,体现着这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从李兴畅的铿锵话语中,不难感受到, 大涌的新一代企业家,已经在产品的研发中,承担起了一个产业的文化传承之使命。 为了打开一扇文化的窗口,李兴畅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 太兴家具红木文化馆。对每一个细节,他都力臻完美,文化馆走廊的扶手、围栏都是用非洲黄花梨木砌成,以更好地表现红木的文化韵味。 大涌又岂止一个“太兴”。在今年的红木家具博览会上,“大展居”设计生产的“流金岁月椅”,至今仍让很多参观者啧啧称奇。“大展居”的设计师大胆地将秦汉之风融入家具风格,将青铜器、瑞兽、钱币等设计为家具的一部分,成为家具独特的文化元素,可谓是追本溯源、古为今用。
在大涌红木家具企业家的眼中,一件选材考究、雕饰精美的红木制品,不仅是一件家具,一件“产品”,而且是一件艺术品,一件“作品”。商家在千年文化的传承中,找寻到了经济价值,同时也不断地拓宽着红木艺术的生存发展空间。
无疑,“大涌制造”已经成为了大涌红木产业的骄傲。从最初行业的粗制滥造、价低量大,到镇政府有意识地引导行业提升、鼓励企业做精品、创品牌,大涌镇的红木家具企业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革。 但在一个大涌企业家的年会上,大涌镇党委书记贺晖又抛出了一连串问题: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超越,如何在融合现代风格的基础上创新,如何在实用和审美之间取得两全其美的平衡,如何在机械和手工之间得到天衣无缝的衔接,如何在家具和装饰之间创造完美统一的红木家居文化气象……推动“ 大涌制造”向“大涌创造”华丽转身,正冲向企业家们观念和实践的变革前沿。 “红古轩”便是实践先锋之一。在企业旗下一款风云沙发上,看不到明清家具的影子,家具以圆形和弧形为主,没有一个棱角,造型独特,还将中式红木家具与西式软体沙发完美结合,使之具有艺术性的同时,不乏舒适感,也迎合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追求。 企业品牌的成功,更多地源自于一种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种文化的张扬与发展。在今年的中国(大涌)红木家具博览会上,“红古轩”领行业之先,把奢侈品、流行物品的发布模式引入传统行业,举办新品发布会。总经理吴赤宇介绍,当时主推的“春秋”系列红木家具,将代表圆满、和谐、包容的“圆形”融入其中,恰到好处地将孔子、庄子、孟子、墨子等所代表的——仁、义、道、兼爱等思想共融一炉。正是这些精品中所蕴含的无限文化魅力和创意,深深地打动了发布会现场的客商。
但在传承文化时,唯有不断创意,才能充分释放传统文化的潜能,才能赢得更多的消费者的情感认同,使产品价值最大化。如今,新中式红木家具不仅披上了时尚的外衣,板材也不如过去笨重,去除了传统家具的弊端和多余的雕刻,应用了符合现代人体工程学的弧度,满足了使用者对美观、舒适、健康、品味的需求。“红木家具的耗材减少了,艺术价值和舒适度却上去了,价格虽然不菲,却叫好又叫座。”广东省家具协会会长王克对新中式红木家具的发展之路表示认可。 大涌镇不仅在家具制造上延续和全新演绎古今文化,还在打造品牌展会、形成会展文化方面下苦功。 中国(大涌)红木家具博览会从八年盛会到年年盛会,已经成为了全国家具行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同时,配合展会举办各种论坛、研讨会、沙龙、书画展等活动,使大涌镇成为会展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古韵悠扬,墨香飘韵,群贤毕至。 大涌镇逐渐成为了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去年年底,大涌镇企业家萧社和开办了大涌镇第一家民营美术馆——也是全市首家以镇名命名的民营美术馆。在开馆的短短几个月内,已经举办了5次比较大型的书画展。今年1月,中山市文艺家创作基地在红古轩家具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都为提升大涌红木的知名度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驱动更多生产要素、资源向这里聚集。 对于传统产业的创意发展,人的因素是关键,智力资本是源泉。于是,大涌的企业家们借专家学者之智慧,通过与各大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出中国家具文化新的理论成果,并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各类大规模、高水平的雕刻技艺大赛,在挖掘散落在民间的手工技艺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雕刻艺术行业中来。近日,由大涌红木家具企业赞助的全国新中式家具设计大赛,更让全国的设计师们将目光再一次聚焦大涌。 大涌人还踌躇满志地发展体验文化经济,拟把红木家具的制造过程、红木家具整体装修展览馆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进行运作,延长红木家具产业链。 “一提产业,首先联想到的肯定是赚钱,而文化似乎不直接产生效益,两者怎么沾上边呢?”这样的疑惑,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和收获中,逐渐解开疑团。 省社科院教授丁力把产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不同的产业共同需要的文化,如创意文化、创新文化;二是不同产业本身特有的文化,如家具文化是对美和人体舒适度的追求,对精湛雕刻技艺的追求,对古今文化融合的追求;三是在产业集群内的人的层面上形成的文化,如包容的文化、宜居的文化、分工合作、精益求精的文化。 不难看出,大涌镇的产业文化建设也正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从展厅的布置,到产品的设计,从营销的创意,到格调的营造,从人员的培训,到外出的取经,大涌的红木家具企业家越来越注重文化凝聚力、竞争力、感召力的整合表达。家具企业所呈现的争先恐后的创新氛围,被赋予更深厚文化内涵的家具“作品”所张扬出来的强劲创生力量,在浓厚文化氛围下个人创造力的无穷释放等,都在产生实实在在的改变性影响。
产业的灵魂是什么?就是文化。 大涌红木家具产业传承千年文脉,又激活千年文脉的内涵,在产业和文化的良性循环中,找到了突破轨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