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外销转内销,家具企业艰难的转型之路


2009-4-29     来源:广东家具网     作者:邹琦

  
    金融危机的阴霾还在持续,遭受巨大冲击的中国制造业在这场风暴中艰难跋涉,举步维艰,家具制造业也不能独善其身。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大家都在拼命探寻着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市场在变,企业的发展模式也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做出调整,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家具企业的转型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转型的口号也已经喊了多年,但是究竟有多少企业能真正去思考去执行,并且能总结经验,成功转型呢?这恐怕还需要市场去考证了。

危机推动转型

    这次给世界经济都带来重创的危机,影响的不仅仅是某几个国家,而是整个世界经济。中国的出口经济大幅萎缩,支撑中国家具业半边天的出口部分缩水严重,尤其是强势的欧美市场疲软后,很多单纯依赖出口欧美市场的家具企业明显难以为继。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今年1-2月我国出口家具及零件(以下简称家具)价值36.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3.6%,其中广东省企业出口家具13.2亿美元,下降14.7%。面对惨淡的数字,转型的呼声开始高涨,然而说到容易做到难,外销与内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销售模式,在设计、生产、销售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面对全新的生产销售模式,企业如何能够将已有模式中的精华移植入新的模式中,以积极的态度来适应并解决新模式带来的问题和挑战,这是问题的关键。

    恐怕大部分外销企业在遭遇这次经济危机之前,都不曾真正着手开拓过国内市场,家具展上“谢绝内销”的字样多少也曾伤害过国内经销商的情感,其实这不过是从侧面印证了国外市场兴盛时外销企业的优越感:我们不需要做国内。而危机袭来,并且愈演愈烈,赖以生存的国外市场急剧萎缩,加之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陆续出台之后,由外转内已经成了纯粹依赖外销生存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产品方面

    国外与国内不同的市场需求对产品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美式的乡村风格、欧式风格,大多家具体积比较庞大,不一定适应国内人们的户型要求以及审美观,所以外转内企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市场定位和产品的转型问题,开发出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要开发出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就需要一个强大的设计团队作为支撑。而以往的加工企业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开发团队,其设计人员充其量是加工图纸的绘图员,难以形成一股设计研发力量。解决这个问题,重新招兵买马是一个途径,加之前期的研发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是对于企业的长远来看,拥有自主设计力量,才是抢占国内市场的有力武器,对于实力较雄厚的企业,可以作为主要途径;此外,与高校相关专业合作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生产方面

    随着产品的转型,在生产上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外销订单一般都批量较大,下单后再生产出货;而内销订单量相对分散,在生产统筹上与外销有很大不同。在生产管理上,老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有一定的条件反射性,熟悉了以前的工作流程及管理模式后,对调整后的生产方式及产品生产过程不一定能立即适应,有时会继续用以前的方式进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产品的转型过程。据一些企业反映,这时新工人反而更能适应转型后的模式,这源于他们经验的空白反而存在着可塑性。

销售方面

    内销与外销的渠道是截然不同,打交道的对象也不相同。目前大多数国内家具企业的外销渠道显然还是比较单一的,大部分直接面对国外采购商或者是贸易公司,产品生产出来运到港口任务就已经基本完成。而内销则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物流仓储及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全面的家具销售网络,积极开拓新市场。

    转型过程中的变化是需要企业慢慢去消化适应,并且摸索适合自己的模式的。一些转型较早的外向型家具企业,其转型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就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例如中国最大的家具出口企业之一美克。美克美家在欧美等海外市场打拼了10多年后,从2003年开始,携手美国最大的家具零售商依森艾伦公司,以合作开办家具连锁店的方式进入内销市场。2008年美克股份国内营业收入达到7.38亿元,比2007年增长22.35%。在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之际,美克家具零售业务依然较快发展,好于预期,这得益于其转型早,而免受了金融危机致命性的打击。

    无论企业是无奈被迫转型,还是早已开始转型之路,积极面对国内市场的不同以及找准企业的市场定位,摸索适合本企业的改革之路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