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产经新闻 > 正文

 

涂高坤:加强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工业设计走廊


2018-11-23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8年7月13日,第九届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正式启动,11月底,第九届广东设计周也将到来。从本届参赛作品看,新技术赋能新制造成为了多数作品的设计理念,从中也可看出广东作为制造大省求变的匠心。回顾“省长杯”近20年的成长之路,其折射出广东工业设计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历程。未来,广东工业设计如何为中国智造保驾护航,让其破浪出海,走出国门?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近日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作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广东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发挥工业设计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深化粤港澳合作,注重发挥粤港澳在工业设计人才、技术、平台、渠道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强工业设计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工业设计走廊。

    “省长杯”之变

    从宣传推广工业设计到成果转化产业应用

    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的前身是“广东省优良工业设计奖”,设立于1999年,从2008年开始,正式更名为“省长杯”。涂高坤介绍,20多年前,工业设计在中国才刚起步,设计创新对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塑造的作用的认识尤为粗浅。

    从公开信息可见,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二十年内主要解决经济总量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工业设计发展缓慢。随着人们对工业设计认识逐步提高,发展速度逐渐提升,一些大型企业如海尔、联想等才开始设立专门的工业设计机构。

    进入21世纪,工业设计相关政策也在逐渐利好: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及政府工作报告都列入了要发展工业设计。2010年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国务院2011年底发出的《工业转型升级》五年规划及201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都具体强调了要发展工业设计。

    大环境改变,“省长杯”也发生了变化。涂高坤回忆,1999年广东举办工业设计大赛的初衷,更多的是向社会宣传推广工业设计,在社会营造重视设计创新的良好氛围。现如今,“省长杯”的举办目的已转移到设计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上来,举办主题也同步追随世界工业设计的最新发展。南都记者在大赛官网看到,本届“省长杯”的主题是“新时代·新设计”。

    “省长杯”的发展历程被一些业内人士视为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缩影”。“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指出,工业设计是转型升级非常重要的驱动器,中国正经历从低端设计逐步迈向高端综合设计的发展阶段,破解中国问题需要中国方案。

    广东工业设计之变

    设计类专利申请量占六成

    工业设计地位有显著变化

    广东省在发展工业设计时也存在短板。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交的《关于出台加快发展广东省工业设计实施意见或办法的建议》指出,广东工业设计与广东“制造大省”、“制造强省”存在相当差距,政策相对滞后、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广东工业设计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广东省工业设计与兄弟省市优势减弱,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是建设广东“制造强省”的战略选择。

    为此,广东省出台《关于加快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措施,强调要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为主线,以“产业设计化、设计产业化、人才职业化、发展国际化”为导向,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着力构建工业设计创新体系,提升工业设计服务水平,推动工业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促进“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

    涂高坤用一组数字说明广东制造具备转变的基础,目前广东省拥有15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9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工业设计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专业工业设计企业(机构)2000多家,每年设计类专利申请量占全省专利总量的60%以上。

    此外,近年来,工业设计在实体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步成为主导营销与技术创新的主体。以汽车制造业为例:传统汽车制造是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设计通常是不占据主导地位的,但一家本地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最畅销车型售出了一百多万辆,经过市场调研发现,46%的消费者选择这款车是因为它的外观和内饰设计。这是因为过去三年中,该集团的自主设计部门开始成为集团研究院的市场用户研究和产品规划的决策者,设计在企业品牌打造等方面逐步占据主体性的地位。

    机遇与亮点

    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

    在重点领域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

    未来,工业设计如何赋能制造业,还要看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涂高坤认为,目前广东建设“制造强省”存在三大机遇。首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作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为广东省建设“制造强省”提供了重大政策机遇。其次是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产业和应用生态方兴未艾,为广东省制造业发展“换道超车、率先突围”提供难得机遇。此外,广东制造已具备由大向强跨越的基础和条件。广东制造业门类齐全,信息通信和互联网产业支撑能力强,特别是近年来广东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2万多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了机器换人、设备更新,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成效明显,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的势头初步形成,促进了广东制造从量和规模的扩张转向质和效益的提高。

    挑战也随之而来。涂高坤总结,过去,制造业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产业层次总体不高、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亟待加强是广东建设“制造强省”面临的挑战。所以,广东省近年积极推进传统制造企业的创新发展,引导制造企业在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型的过程中,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价值附加值。

    涂高坤认为,目前广东发展制造业存在三大创新亮点:目前已建设制造业创新平台体系。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建设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其次是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2018年1- 9月,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25509台(套),同比增长35 .7%,占全国产量23 .56%。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重点领域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20 18年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5个(累计总数25个),新增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46个(累计总数233个)。

    四大措施

    培育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整合粤港澳工业设计资源

    伴随国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三地也同时在谋划一条可媲美国际创新力的科技路线: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未来,广东发展工业设计的思路与这条科创走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科创、工业设计创新都是创新驱动发展,是大势所趋,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强烈需求。然而,目前成果转化难题仍然存在。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指出,不少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投入强度偏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约为0 .9%。企业创造、吸纳、运用科技成果的能力不足,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广东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涂高坤认为,接下来要更加重视培育有利于工业设计发展的良好环境,让更多的企业重视设计,投入设计,让设计竞争力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手段。具体来说,未来发展工业设计主要有四项措施。

    一是要先从加强设计能力建设入手。着力加强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培育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省工业设计研究院,通过落实国家有关减税等政策提升工业设计创新动力。

    此外,促进“产业设计化”。着力促进广东省制造业运用工业设计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要推动“设计产业化”。坚持设计产业化发展方向,支持工业设计企业以订单式、契约式、股权式等多种形式为工业制造企业提供设计服务。加大对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推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制造企业加大对工业设计专利成果应用和产业化投入,加强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中试车间和平台建设,探索优秀设计项目基于众筹、众包、众创和众扶模式的落地与对接,切实提升成果转化率。

    新制造时代下的广东工业设计,离不开区域深度合作,所以广东要深化粤港澳合作。注重发挥粤港澳在工业设计人才、技术、平台、渠道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整合粤港澳三地工业设计资源,着力加强工业设计人才合作,实施粤港澳工业设计精英培育计划;加强工业设计技术合作,实施设计、技术、市场互为一体的精准制造;加强工业设计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工业设计走廊;加强工业设计渠道合作,鼓励港澳工业设计作品通过广东渠道开拓国内市场,鼓励广东工业设计作品通过港澳渠道开拓国际市场。

    数说广东工业设计

    ●15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9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2家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工业设计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     ●专业工业设计企业(机构)2000多家

    ●每年设计类专利申请量占全省专利总量的60%以上

    广东建设“制造强省”三大机遇

    ●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为广东建设“制造强省”提供重大政策机遇。

    ●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产业和应用生态方兴未艾,为广东省制造业发展“换道超车、率先突围”提供难得机遇。

    ●广东制造已具备由大向强跨越的基础和条件。

    广东制造业发展三大创新亮点

    ●目前已建设制造业创新平台体系。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建设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

    ●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2018年1-9月,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25509台(套),同比增长35.7%,占全国产量23.56%。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重点领域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

    ●2018年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5个(累计总数25个),新增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46个(累计总数233个)。

    广东推动工业设计发展四大措施

    ●加强设计能力建设。需继续着力加强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培育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省工业设计研究院。

    ●促进“产业设计化”。着力促进广东省制造业运用工业设计创新。

    ●推动“设计产业化”。坚持设计产业化发展方向,支持工业设计企业以订单式、契约式、股权式等多种形式为工业制造企业提供设计服务。

    ●深化粤港澳合作。注重发挥粤港澳在工业设计人才、技术、平台、渠道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整合粤港澳三地工业设计资源,着力加强工业设计人才和市场渠道合作。

    对话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工业设计是创新链起点,价值链源头”

    南都: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是“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及广东设计周活动的主办单位。您认为广东省举办“省长杯”活动的意义在哪里?

    涂高坤: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作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工业设计位于产业链前端、对产业发展起引领作用,广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发展,办好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及广东设计周就是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

    “省长杯”发展到今天,它的目的已经转移到推动设计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上来。在这过程中,我们不断改革创新,形成广东省独有的创新特色。面向产业是“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也是省长杯区别于其他赛事、奖项的最鲜明特色,“省长杯”坚持根植于广东制造业的土壤,将大赛作为推动创新设计成果与产业对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平台来发展。“省长杯”也同步追随世界工业设计的最新发展,大赛从最初的产品组、概念组评奖,再到增设产业组评奖、设立专项赛复赛环节、增加企业命题、增加设计论文征集等,开创了业内先河。

    南都:广东为什么对工业设计如此重视?工业设计能够怎样引领产业升级?

    涂高坤: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作了“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指示精神,我们首先要提高认识,科学技术和工业设计是工业创新体系的纵横脉络,两者有机融合便可编织出纵横交错的工业创新体系网络。

    工业设计是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来源于制造也服务于制造,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工业设计与产业结合更加紧密,全面带动制造业发展,设计的范围也早已从外观设计延伸到产品开发前端的构架设计以及下游的服务设计,统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模式的应用,牵引着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工业设计正朝着绿色、智能、协同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对于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广东速度向广东质量转变,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都:能否举例,广东工业设计如何促进了制造业发展?

    涂高坤:近年来,工业设计在实体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我们在深入企业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工业设计已经摆脱过去从属于营销与工程的客体地位,逐步成为主导营销与技术创新的主体。

    从东莞、顺德地区电商企业的调研看,大量电商从业者均从原来的直接从制造厂商采购,变成对设计师采购,其中不少电商企业开始对设计机构并购,原创设计商品日益成为市场热门。

    由此,工业设计对当前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但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广东工业设计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某些方面与其他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存在工业设计整体竞争力不强,发展水平还存在区域和行业短板,高端工业设计人才相对匮乏,工业设计大赛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对此,我们要客观认识,切实加以改进。

    南都:要打造制造强省,广东有哪些主要路径?

    涂高坤:说到建设制造强省主要路径,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以及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所作出的部署,已经为广东建设制造强省作了顶层设计,我们一定要贯彻好、落实好。具体到工作层面,我想重点是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着力构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着力构建以创新为战略支撑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围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超高清视频、海上风电等产业新支柱。三是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推动制造业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四是按照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的要求推动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

    南都:在工业设计上,如何发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

    涂高坤:前不久,我们先后发布了“实体经济新十条”以及“民营经济十条”,这些政策措施实实在在减轻了制造业企业和民营企业成本,实实在在支持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引起很大反响。

    比如企业都关注税收话题,上述政策就为企业降低了税收负担。在国家规定的税额幅度内,降低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标准,将车辆车船税适用税额降低到法定税率最低水平,降低符合核定征收条件企业的购销合同印花税核定征收标准。对广东民营经济则落实国家有关降低制造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等政策,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可在一定期限内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此外,这些政策还为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企业社会保险成本、企业用电用气成本、企业运输成本、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上做了扶持帮助。